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

我的幼稚園在一個小山坡上,要到幼稚園前,要先經過一個小山坡,山坡上有公園跟球場,公園的旁邊是一間很安靜的醫院,醫院旁邊有間小小的咖啡店,只有四個座位,早上會有三三兩兩附近的社區居民來買咖啡順便跟店員們閒聊。我習慣每天早上搭公車提早到這裡,因為早起加上一個小時的公車,所以一定要去喝杯咖啡提提神啊(3.5塊咖啡很便宜吧)!我喜歡坐在裡面,翻著店裡總是幾十年前的流行雜誌,雖然店員好像不太喜歡跟我聊天,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坐在那裡15-20分鐘的感覺,有次一個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喝咖啡,媽媽問小孩:今天你想做什麼?你有一整天的時間要跟我在一起耶!(因為這裡的幼稚園很貴,很多小孩不能一周每天都去幼稚園,所以大部份的小孩都是一周只去兩三天,其他時間媽媽自己帶),這樣短短的相聚,其實是很甜蜜的吧。有時候店裡四個座位塞滿了人,我就外帶咖啡,走到對面有點坡度的小公園草皮上,曬著太陽(但還是很冷),看著來來往往不多的人群,大家遛著狗、或是帶著小孩去學校,或是無聊坐在公園裡,天氣更好一點的時候,因為山坡的坡度,可以看到遠方模模糊糊的雪梨大橋。太陽曬夠了,就準備走去幼稚園見我的孩子們。

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

今天騎木馬的最後一個客人,是帶著八歲小女孩的爸爸,他有點機車一直想確認我沒有少算他們騎木馬的時間,最後我只好拿出計時器告訴他,因為快打烊我讓他們多騎了一點時間,他才點點頭滿意地離開。好巧不巧,在火車站我們也搭了同一班火車回家,在月台等車的我,本來只想避開他們好好享受一個人等車的時光,但是爸爸莫名飄過來跟我聊天,問了我是不是還有做其他工作、在台灣的工作跟生活、現在在念什麼書...等。後來上了車,爸爸問我在澳洲多久了,我說一年半囉,爸爸說他只帶著家人來這裡六個月而已、還是學生簽,我有點震驚。看著這個爸爸,背著應該是她太太用的女生背包、帶著他的八歲女兒,或許他應該快四十歲了吧,離鄉唸書的決定,對他來說一定是不小的負擔。在這個八成都是中東、南亞面孔的suburb裡,大部份的人好像都已經在這裡生根很久了。
爸爸:你喜歡這裡的生活嗎?
我:還不錯啊,步調比較慢,壓力也沒那麼大
爸爸:我不喜歡
我:為什麼?
爸爸:在這裡要工作很辛苦才能生活得下去。我在孟加拉是政府的高層公務員,因為有政府的獎學金我才來念碩士,但是現在還是需要打工,在倉庫搬東西才能養活一家人
我:所以你帶著女兒,還有你太太,三個人現在都在這囉?
爸爸:對
我:我懂你的意思,像我在台灣也不用週末要在購物中心裡推著木馬、追著小孩跑(大笑),你在孟加拉也不用滿頭大汗在倉庫裡搬東西吧。我很難想像假如帶著家人一起生活在這裡,壓力會有多大。光一個人花費就很高了
爸爸聽到我說的話,臉上忽然迸開了笑容,笑著說「對啊、對啊」
我接著說:「但你不覺得這裡的教育對小孩子比較好嗎?」
爸爸:我不覺得,我們在這裡還是被當作外國人,即使我念了碩士畢業,或未來我的孩子念了書,但是我們沒有network、沒有link,我也找不到好的工作。我來澳洲前的目標是PR,但是半年過去了,我現在只想趕快念完書回家。在我的家鄉工作,我有很多福利,工作受人尊敬,回去對我來說比較好
坐在旁邊的女兒,睜著大眼睛看著我們聊天,一直聽不懂我們在講什麼,只是不停拉著爸爸的衣服。聽到列車廣播下一站,她興高采烈地說:「我們要下車了!」
我笑著對她說:「對啊,你快到家了!」
爸爸站起身,我對他說:「很高興認識你,希望下次你們再來騎木馬,我週末都在這裡」,他說:「很開心跟你聊天,週末愉快!」然後帶著小女孩下車了。
列車繼續往前,對小女孩來說,回家是件很簡單的事情;或許有時候,我們拋棄了所有的東西,才發現回家的路;或許有時候,我們握著還有的東西,才發現路的方向;或許有時候,因為路上這些短短的故事,才發現世界上我們並不孤單。

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

假如台灣的幼稚園,真的只注重變成才藝班來吸引學生,我想錯的不是業者,而是成千上萬台灣人,在那背後對小孩的預設心理期望值。
澳洲的幼兒教育,教導教育工作者要用專業知識來發現小孩的可能性,根據發現提供更多選項讓他們發展天生的興趣;幼稚園不用花俏的才藝課程來吸引家長,老師們關心的是這件事情,能不能連結到長期目標:讓孩子成為有自信的學習者/ 讓孩子對自己的存在感到舒服/讓孩子了解且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...blah blah(而這目標來自全國一致的教育品質標準,每個幼稚園老師都要隨時隨地倒背如流),我們不在乎到底他們可以學到哪些 “知識技能”,那些可以到小學再學,我們注重如何把小孩當一個完整的人看待,任何事情,小從生活作息,大到學習計劃,都給他們空間,尊重他們的自主權。即使小孩一整天都只蹲在那裡玩沙子,誰說他未來不會成為一個藝術家或建築家?像是我也跟很多家長聊過,他們說即使父母閒閒沒事做,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來幼稚園而不是每天自己帶,因為到了幼稚園,小孩才有機會培養社交能力;而且小孩有自己的幼稚園生活,父母也能保有自己的時間,從小開始,就讓他們知道:家庭成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空間。
人格養成,越大越難:當這些不到五歲的孩子們在學習了解自己,知道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一切,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時;那些被困在才藝班的小孩們,又學到了什麼?
認識孩子的第一個老師

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昨天上課時,老師談到,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,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到教室裡。有同學說:他曾經度過一段很糟的日子,但是那段時間她在托兒所打工,托兒所的孩子反而是它那段日子最好的體驗。其實跟孩子工作的時間裡,任何事情都變得很簡單,簡單的笑,簡單的哭,他們不難懂,而往往大人們遇到的狗屁倒灶,其實真的不奢望有什麼是能瞬間一筆勾銷的事情;簡單的一個笑容、簡單的一個大擁抱,人生就能繼續走下去;像是小鬼頭每次傻笑學我碎碎念的樣子、像是孩子跟爸媽回家前,忽然衝向我給我一個好大的擁抱、像是我們一起散步時,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牽起我的手。跟他們在一起,工作反而變成是一件最單純快樂的事情(除了很想睡覺之外LOL)

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今天在幼稚園裡讀了一本故事書:Gilbert the Great,故事裡的大白鯊有個小魚兒好朋友,小魚兒總是黏在大白鯊身邊形影不離,有一天大白鯊起床,發現小魚兒消失了,他好難過,吃不下飯不想跟學校裡的小朋友玩耍,白鯊媽媽每天安慰他都沒有用,媽媽跟他說「小魚兒假如能夠回到你身邊,他一定會回來的!假如他沒有回來,他也不希望看到你這麼難過」過了不久,大白鯊有一天在沈船廢墟裡找junk food的時候,發現了.....
大家猜故事的結局會是什麼呢?

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

在這裡念教育的半年多裡,我才真的了解所謂的“國際觀”,來自於從小教育對於"多元性(diversity)“的尊重,而這樣的尊重落實到教育裡,就是告訴孩子們,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,所以了解去尊重別人,等於是了解且尊重自己,才能建立自身的歸屬感(belonging)。而這樣的了解,不僅僅只限於「跟自己相關的人事物」,更多的是「培養願意去認識跟自己完全無關環境的能力」。
我最感動的一件事,是在我工作的幼兒中心,那是一個完全白種人的社區,所有小孩都是白人,但是他們安排了小朋友寫春聯,並且把所有小孩的春聯作品貼在房間裡長期展示;或是園長讀到我在個人檔案上寫著,清明節是我自身文化的節慶,認真地問我,我們的清明節用意為何,聽起來是個好點子跟孩子們分享如何表達對先人的尊敬。說難聽一點:中華文化對這些小朋友是很遙遠的印象,他們的社區、他們的生活,完全不像那些融入了大批新移民的社區,需要常常接觸到異於白人的文化,但是這裡的教育鼓勵孩子與教育工作者,主動去了解、體驗不同的文化。更別提那些有超過一半孩子都是新移民的幼兒中心,他們更會時常安排不同國籍的孩子,在日常活動中分享他們的文化,當一個阿拉伯孩子開心的跟外語老師,在大家面前念著阿拉伯文的一到十,你可以感受到這個孩子的臉上,流露出他多麼驕傲自己的不同,也以他可以跟其他孩子分享這些為榮,更別說我們鼓勵孩子們在上小學前,多講自己的母語即使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也無所謂,並且鼓勵家長們也帶著孩子講母語而非學英文。而這正是澳洲政府在訓練教育工作者時,一再重視的部分,也是我在唸書中深刻體認到的尊重與專業。
那麼我好奇的是,假如今天在台灣的幼稚園裡,我們教孩子們泰文、印尼文、柬埔寨文的數字一到十(畢竟這跟我們切身相關),多數家長會有什麼反應呢?又更甚者,假如我們教孩子們俄國、猶太的文化習俗,大家又會怎麼想呢?或是,我們是否找得到這樣的教育工作者,願意花心思去建立孩子對自我與他人的歸屬感認同?

可憐的台灣人,只配擁有扭曲的國際觀

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

第一次幫小鬼頭Jacob穿鞋的時候,邊講話他又會拿著兩隻鞋子晃來晃去,我不小心就把左右腳穿倒反了。
隔天再穿一次時,隔壁的小女生自己穿好了鞋子,我很開心給她一個hi 5,轉過頭問旁邊的Jacob要不要自己穿,他眨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我說:I'll do it,把鞋帶鬆開,鞋子遞給他,他又搖搖頭說:You do this,我回他:You don't get hi 5 today,他狡猾地眨著大眼睛傻笑,雖然很可愛,但是我還是狠心的不給他hi 5。
昨天又到了穿鞋子的時候,Jacob又拿著鞋子晃來晃去,我說:Don't confuse me! 然後他很聰明的馬上說:I'll do it! 我很開心的準備看他自己穿鞋子,沒想到他把鞋帶鬆開以後,又把左腳鞋子丟給我,自己拿著右腳說:You do this, I do this. 我說:But you say you will do this! 然後我只好傻傻的把左腳穿好,但他又傻傻的拿著鞋子看著我,我說:You say you do this, Jacob! 他拿出大絕招一直傻笑,我只好又把另一隻腳穿好。正當我穿好的那一霎那,他忽然舉起手開朗地大喊:hi 5!! 我下意識反射動作就給他了一個hi 5;然後它就開開心心地蹦蹦跳跳的跑去玩了。然後我腦海裡忽然覺得:不對啊!為什麼我要給你hi 5!
小孩好聰明,還會勾引大人,跟他們認真,你就輸了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