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

在這裡念教育的半年多裡,我才真的了解所謂的“國際觀”,來自於從小教育對於"多元性(diversity)“的尊重,而這樣的尊重落實到教育裡,就是告訴孩子們,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,所以了解去尊重別人,等於是了解且尊重自己,才能建立自身的歸屬感(belonging)。而這樣的了解,不僅僅只限於「跟自己相關的人事物」,更多的是「培養願意去認識跟自己完全無關環境的能力」。
我最感動的一件事,是在我工作的幼兒中心,那是一個完全白種人的社區,所有小孩都是白人,但是他們安排了小朋友寫春聯,並且把所有小孩的春聯作品貼在房間裡長期展示;或是園長讀到我在個人檔案上寫著,清明節是我自身文化的節慶,認真地問我,我們的清明節用意為何,聽起來是個好點子跟孩子們分享如何表達對先人的尊敬。說難聽一點:中華文化對這些小朋友是很遙遠的印象,他們的社區、他們的生活,完全不像那些融入了大批新移民的社區,需要常常接觸到異於白人的文化,但是這裡的教育鼓勵孩子與教育工作者,主動去了解、體驗不同的文化。更別提那些有超過一半孩子都是新移民的幼兒中心,他們更會時常安排不同國籍的孩子,在日常活動中分享他們的文化,當一個阿拉伯孩子開心的跟外語老師,在大家面前念著阿拉伯文的一到十,你可以感受到這個孩子的臉上,流露出他多麼驕傲自己的不同,也以他可以跟其他孩子分享這些為榮,更別說我們鼓勵孩子們在上小學前,多講自己的母語即使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也無所謂,並且鼓勵家長們也帶著孩子講母語而非學英文。而這正是澳洲政府在訓練教育工作者時,一再重視的部分,也是我在唸書中深刻體認到的尊重與專業。
那麼我好奇的是,假如今天在台灣的幼稚園裡,我們教孩子們泰文、印尼文、柬埔寨文的數字一到十(畢竟這跟我們切身相關),多數家長會有什麼反應呢?又更甚者,假如我們教孩子們俄國、猶太的文化習俗,大家又會怎麼想呢?或是,我們是否找得到這樣的教育工作者,願意花心思去建立孩子對自我與他人的歸屬感認同?

可憐的台灣人,只配擁有扭曲的國際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